您现在的位置: 冬凌草 > 冬凌草产地 > 正文 > 正文

济源春节返乡学子看家乡发展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4/4 15:10:20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黄红立左朝君“从来没有这么全面了解咱们济源,这一次观摩后,我为济源家乡的发展感到很自豪,我回校之后一定要宣传好家乡,希望更多人毕业后到济源发展。”清华大学寒假返乡学生翟莫翰说。1月22日,济源示范区团委联合济源人社局、人才服务中心开展“青汇济源”返家乡学子观摩交流活动,30余名清华北大等“双一流”高校返乡学子走进家乡龙头高新企业、传统中药基地等观摩交流,直观感受家乡的蓬勃发展。济源团市委书记谭亚梅,示范区工科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翟赞圣,团市委副书记刘茂林参加座谈会并讲话,团市委副书记郑一凡主持座谈会。在济源海关,济源海关查检科科长、青工委主任程光向学生们介绍了海关工作职责,关衔制度,结合真实案例讲述了济源海关人助推济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人故事。学生们了解到济源作为首批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进出口稳居全省第2位,外向型经济加速成势。在河南大学济源中试基地,牛利永博士带领同学们参观了中试生产线、孵化企业河南海博瑞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吨特种功能纳米二氧化硅”项目等,为同学们讲解了基地的重点项目的落地转化和科研成果与团队的广泛引进情况。在济世药业药王孙思邈文化博物馆,学生们通过生动的讲解、珍贵的文献资料、器具实物和现代化展示手段,深入了解了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的文化内涵、河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济源地理标志产品冬凌草的独特魅力。在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学生们通过观看豫光集团的宣传片和聆听讲解员的解说,了解了家乡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理解了豫光人“愚公移山,产业报国”的情怀;学习到豫光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初心不改、砥砺前行的优秀品质和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在济源纳米初创孵化产业园,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了济源纳米产业规划,让学生们初步了解了主要是以纳米新材料研发、中试放大、工程验证、成果转化熟化等为主要功能的孵化园和纳米产业下游深加工的纳米产业加工园,同时也为同学们介绍了产业园为入园的专家、职工提供的生活服务保障。观摩交流后,在言几又概念书屋开展座谈会上,济源示范区党工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人社局人才交流中心有关同志介绍了济源招才引智、就业创业扶持等方面政策。清华大学李坤、翟墨翰、赵成泓,北京大学郑安琪,复旦大学张起鸣,中国人民大学卢心源,南京大学李楚宸,莫斯科国立大学周子旭,八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生活学习和观摩交流中的体会和收获,30多位同学依次做了自我介绍,分享了对家乡济源目前发展的意见建议,会场进行深入探讨交流,氛围热烈。翟赞圣介绍济源重点工业产业发展情况,团市委副书记郑一凡、刘茂林从青年学子助力家乡发展等方面提出要求,并结合各自学习成长经历进行分享交流。谭亚梅从始终心系家乡、自觉推介家乡、坚持建设家乡三个方面提出希望和要求,高校学子要深入家乡,了解家乡,常怀饮水思源、不忘桑梓的赤子之情;要发扬传承好愚公移山精神,讲好济源故事,传播济源声音,塑造济源形象;要继续勤学苦读,立志建设家乡,努力把个人的理想与追求,融入奋力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中来。此次观摩交流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对家乡的企业发展、经济建设、重点项目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对家乡发展的自豪感和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下一步济源示范区团委将继续深化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好共青团凝聚青年、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职能,为奋力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贡献青春力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onglingcaoa.com/dlccd/127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冬凌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