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冬凌草 > 冬凌草产地 > 正文 > 正文

每天学一味中药,拳参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11 12:46:28
学中医有智慧爱养生。1来源

蓼科植物拳参的根茎。

2别名

紫参、山虾子、疙瘩参、牡蒙、众戎、童肠。

3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5~85厘米。根茎肥厚,常弯曲,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并带暗紫色。茎单一,不分枝,无毛,具纵沟纹。基生叶具长柄,长15~35厘米,叶片长圆披针形或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圆钝或截形,沿叶柄长延成窄翅,边缘外卷,两面稍被毛,老时渐脱落;茎生叶互生,向上柄渐短至抱茎;托叶鞘筒状,膜质。总状花序穗状,顶生,圆柱形,直立或稍弯,小花密集,苞片卵形,膜质,淡棕色,中脉色深而明显,花梗纤细,花被淡红色或白色,5片,椭圆形;雄蕊8,较花被稍长;花柱3。瘦果椭圆形,有3棱,棕褐色,稍有光泽,包于宿存萼内。花期6~9月,果期9~11月。

4产地分布

生于较高的山坡、草丛或林间阴湿草甸中。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

5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挖根茎,除去残茎叶及须根,晒干。

6药材性状

扁圆柱形,常弯曲成虾状,两端圆钝或稍细。表面呈紫褐色或紫黑色,稍粗糙,有较密环节及根痕,一面隆起,另面较平坦或略具凹槽。质硬,断面近肾形,浅棕红色,有数十个黄白色细点排成断续环状。气微、味苦涩。

7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苦、涩。归肺经、肝经、大肠经。

8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止血、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9临床应用

用量3~10克,鲜用加倍,内服煎汤,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用治湿热泄泻、痢疾、肝炎、血热、吐血、衄血、崩漏、便血、痔血等。外伤出血、无名肿毒、痈疖疔疮可取鲜品捣敷患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可单味煎汤漱口或含咽。此外,本品内服尚可治温病高热惊痫抽搐,多加入止痉药中同用。

10药理研究

拳参提取物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拳参渗滤液与明胶制成的制剂有一定的止血作用。现发现还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胆碱酯酶活性,并能降低大鼠血清和肝脏中的胆固醇,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糖尿有预防作用。

11化学成分

含并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以及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又含羟基甲基蒽醌、维生素C、β-谷甾醇的异构体等。还含右旋儿茶酚,左旋表儿茶酚,6-没食子酰葡萄糖,3,6-二没食子酸葡萄糖和葡萄糖等成分。

12使用禁忌

拳参毒性很小,无实火实热者慎服,阴疽患者禁服。

13配伍药方

①治痢疾:鲜拳参、鲜蒲公英各12克,鲜黄芩9克。水煎服。小儿酌减。(《全国中草药汇编》)

②治慢性气管炎:拳参9克,陈皮9克,甘草6克。水煎服。(《西宁中草药》)

③治急性扁桃体炎:拳参9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西宁中草药》)

④治烧烫伤:拳参研末,调麻油匀涂患处,每日1~2次。(《贵州省中草药资料》)

⑤治吐血不止:拳参、人参、阿胶(炒)等分。为末。乌梅汤服3克;另一方去人参,加甘草,以糯米汤服。(《圣惠方》)

⑥治咯血,鼻出血,胃溃疡:拳参45克,研细末。每服4.5克,每日2次。(《宁夏中草药手册》)

⑦治痔疮出血:用拳参15克水煎,熏洗患处。(南药《中草药》)

⑧治无名肿毒:拳参根6~9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往期中药·点击对应名称进入

委陵菜败酱草鸡矢藤肿节风金莲花伸筋草冬凌草瓜子金仙鹤草车前草千里光薏苡仁榧子蕤仁路路通喜树果穿心莲黄荆子甜瓜子桑葚浮小麦夏枯草益智仁急性子核桃仁草果草豆蔻茺蔚子荜澄茄葫芦巴荜茇柿蒂菝葜王不留行八角茴香糯稻根龙眼肉余甘子川楝子水红花子无患子天仙子五味子木蝴蝶牛蒡子化橘红女贞子大腹皮山楂马蔺子山茱萸马兜铃枳椇子枳壳苘麻子土人参青葙子罗汉果苦瓜补骨脂沙棘郁李仁芡实佛手吴茱萸赤小豆红豆蔻决明子母丁香亚麻子地肤子东瓜皮白扁豆藕节薤白刀豆藁本漏芦紫草绵萆薢雷公藤紫苑续断麻黄根绵萆薢商陆黄连黄精黄芩往期文章推荐

①:中医资料点击阅读原文②:发表文章观后感点击‘在看’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onglingcaoa.com/dlccd/517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冬凌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