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在临床上常见于各类肾脏疾病,尤其是肾病综合征,典型的判断指针之一便是大量的蛋白尿。出现蛋白尿的病因错综复杂,且由于患者对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治疗不敏感,致使蛋白尿长期不消失。目前国内外对蛋白料的治疗尤其是大量蛋白料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虽然有一定疗效,但效果不明显,且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肝肾损害、骨髓抑制及性腺萎缩等。
对于中医来说,虽然没有蛋白尿这一名称,但在临床上可以根据蛋白尿产生的病因、病理和患者的症状表现,从长期入手,不仅令蛋白尿消除,处于稳定状态,更关键的是建立发病机理上的中医治疗蛋白尿方法再辅助西医,通过健脾温肾,活血通络等的治疗不仅可以最终消除蛋白尿,还可阻止慢肾脏病的继续恶化。
对于西医中所提到的蛋白尿,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为“水肿”、“虚劳”等范畴。本病可因外感及内伤等多种原因导致。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饮食失调、脾虚日久等,长期聚于体内,则会碍气滞血,这些致病因素在整个病程的发展过程中也常会加重病情。另外蛋白尿出现原因与体质因素或者免疫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
处方:生黄芪60g太子参15g淮白术10g茯苓10g葛根15g白茅根30g荷叶10g旱莲草10g金英子20g菟丝子10g蝉衣6g丹皮10g甘草3g(名老中医朱祝生方)。?1.小便中蛋白尿较多者,加玉米须20g,桑螵蛸15g。2.小便中见红细胞者,加仙鹤草15g,茜草根15g。3.小便中见管型者,加丹参15g,通草I5g。4.小便中见白细胞者,加石苇15g,鱼腥草15g。5.患者血压高者,加杜仲15g。6.患者阴虚者,加生地15g。7.?患者阳虚者,加仙灵脾10g,巴戟天15g。
病例:李某均,男,31岁,年1月10日初诊于我院中医门诊。患者体健,没有全身不适,自查小便,尿蛋白++++,舌质红,苔白腻,脉沉弦。治则:补脾养肾,清热利湿。处方:萆薢15g土茯苓15g冬凌草15g生地10g泽泻10g僵蚕10g防己10g生黄芪60g枣皮10g准山10g石苇15g茯苓15g车前草15g金钱草15g茵陈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3次温服,7剂1疗程。于年1月24日复诊,查小便,蛋白尿++。处方:萆薢15g土茯苓15g冬凌草15g生地15g泽泻10g僵蚕I5g蝉衣10g地龙10g汉防己10g生黄芪60g枣皮15g淮山10g石苇15g茯苓15g金钱草15g连钱草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3次温服,7剂1疗程。于年2月4日复诊,查小便,蛋白尿+。处方:?防风10g钩藤10g蝉衣10g僵蚕10g土茯苓10g萆薢10g冬凌草15g夏枯草15g龙胆草15g黄柏15g茵陈15g生黄芪60g枣皮10g淮山10g茯苓10g泽泻10g车前子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3次温服,7剂1疗程。于年3月7日复诊,查小便阴性。处方:生黄芪60g太子参15g白术10g茯苓10g葛根I5g荷叶10g旱莲草10g金樱子10g菟丝子10g蝉衣10g丹皮10g桑螵蛸15g僵蚕10g白马骨15g冬凌草15g猫爪草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3次温服,7剂1疗程。于年4月1日复诊,查小便阴性。处方:??生黄芪60g太子参15g白术10g茯苓10g荷叶15g藿香I5g佩兰15g葛根15g蝉衣15g桑螵蛸15g僵蚕15g冬凌草15g黄芩10g莲子10g菟丝子15g补骨脂15g淫羊藿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3次温服,7剂1疗程。患者症状痊愈,随访1年,未见患者复发。
?体会:
原因不同,中医治疗蛋白尿方法也不相同,根据临床蛋白尿出现的原因,依据对中西医病因病机的认识,可制定健脾温肾,活血通络的治疗法则,着重抓住健脾温肾、活血的一方面,结合西医西药,从免疫学、微循环血角度,进行肾脏内环境的改善,以治疗蛋白尿,另外还可以根据受损部位进行治疗。
蛋白尿可分为肾小球性和肾小管性,肾小球性蛋白尿是指肾小球存在的滤过屏障(有上皮细胞、基底膜和脏层细胞构成)受损,孔径张开,使尿液中出现大分子物质,导致了蛋白尿的发生。或者是由于肾小球的负电荷减少时,尿白蛋白排出也会明显增加,出现大量尿蛋白,肾小管性蛋白尿是在肾小管受损而滤过膜正常的情况下,滤出的小分子蛋白不能被近曲小管吸收,而导致蛋白尿的出现。中医中药治疗蛋白尿取得满意疗效,临床可大力推广。
(音乐与图片来源于网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