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1.每期病案:秋冬腰腿寒痛加重
主诊:李铁军针灸:孙洁静
2.氯奎和我的故事李铁军文
3.武汉肺疫专栏:悲剧没有重演!中医从死神手中抢回了李文亮的3名同事
向华中科技大学刘良教授团队致敬!
呼吁立法,从制度建设上将中医药纳入我国公共卫生临床救治体系
每期病案:秋冬腰腿寒痛加重
主诊:李铁军针灸:孙洁静
何某某女60岁
-10-5
病史摘要:
十余年来,多病之躯,从未有过消停,病情也是时重时轻。面黄消瘦,睡眠时好时坏,有时夜不能寐,入睡也似睡非睡,如同梦境。白天则精神不振,有时亦如梦境。有时心慌气短。
平时遍身疼痛,入秋后,腰腿发冷疼痛明显,下肢时有寒气入骨,此病至秋冬加重。
医院,换医生。初诊时拿出较多的是CT、MRI以及各种报告单。患者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肾功均无异常,心电图示:胸导联部分T低平、S-T段下移。患者无胸痛、胸闷,血压、血脂皆正常。患者反复检查,难免查出问题,除了患者认为自己除心脏病之外,尚有以下多种病:
1.眼黄斑病变
2.鼻炎
3.慢性胃炎
4.腰椎间盘损害,坐骨神经痛
5.甲状腺小结节(3-5mm)
每当她新查出某病,必为此增加新的治疗。
刻诊:脉来尺微,舌上腻苔,舌上齿痕质淡红微晦。
脉诊合参,肾阳虚,寒湿聚。当先予温阳补肾,化湿亦须温化。
独活15克寄生10克秦艽10克
细辛6克黑顺片30克先煎川乌5克
草乌5克西洋参10克玄胡索15克
当归10克炙甘草5克黄芪30克
橘红10克炒枳实10克炒白术10克
丹参15克威灵仙30克宣木瓜15克
生、熟地黄各10克
针灸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局部消毒后,取肾俞(双),气海俞(双),大肠俞(双),腰眼(双),环跳(双),委中(双),承山(双)。其中肾俞、大肠俞、环跳、承山穴用温针灸,取2cm高艾柱插于针柄上,点燃,用有V字纸片隔着针与皮肤,防止烫伤,腰腿部予红外线等照射,留针30min。
其它医嘱:
除中药煎剂,还应针药并用,给予针灸疗法。
患者亟宜舒畅情志,参加室外活动,交友,旅游等特别有益。
-11-2
脉数关以下微,舌淡红齿痕,苔腻。有时吐酸,仍然腰痛腿痛。中药补肝肾,养脾胃。
生地10克山萸肉10克补骨脂10克
续断10克寄生10克杜仲10克
狗脊10克巴戟天10克威灵仙30克
当归10克红参10克淫羊霍20克
砂仁3克后下龙骨、牡蛎各30克先煎
陈皮10克白蒺藜10克茯苓10克
泽泻15克覆盆子15克
-11-20
药后夜间腰腿疼痛减轻,未再服用止疼药。胃脘不适,夜寐欠安,易惊易醒,双目干涩,易流泪。脉微细,舌微绛晦,舌上灰腻苔。
-12-11
自觉腰至双下肢窜风、冷痛,走路艰难,夜尿多,淋漓感,睡眠差。脉数,右脉重按弦数,尺部沉,左关以上弦滑数,关以下沉微。舌绛晦,苔微黄腻,齿痕。
独活15克桑寄生10克秦艽10克
川、怀牛膝各10克川、草乌各5克
苍、白术各10克黑顺片20克先煎
威灵仙30克当归10克续断10克
巴戟天10克防风10克细辛6克
红参10克桂枝20克砂仁3克后下
陈皮6克生姜5片红枣3颗
-12-25
脉来右浮,起落不定,左脉细弦尺微。舌质转红,舌苔厚腻。身体寒凉减,暖气下行,下肢有汗。但腰臀股膝仍然疼痛,两眼流泪酸胀。原方调整。
-1-8
脉稍弦数,尺微,舌上有腻苔,舌尖红。
下肢疼痛好转,心慌,夜寐差。原方加:酸枣仁20克。
按语:
一、每天临床遇到类似病患甚多。医院检查太多、太新、太高端!它要找病,不找病就没有生意,没有生意,效益就不好。既然各种高精尖的检查仪器买了,岂能让它闲着。找病就有病,而且越找病越多,越多,正中下怀,国际药企就是要的这个效果。都像中医这样,咱国际药企喝西北风去!
二、针灸方义:患者腰腿冷痛,秋冬加重,结合舌脉为肾阳亏虚,寒湿阻滞,治以针刺与艾灸并用。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委中、承山皆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起到舒经通络止痛作用。而肾与膀胱相表里,腰为肾之府,肾俞、大肠俞、气海俞还可以补肾壮阳,强健腰膝,腰眼穴为经外奇穴,加强温肾助阳,补肾强腰作用。环跳穴属足少阳胆经,有舒经通络,调和气血作用。而肾俞、大肠俞、环跳、承山取温针灸,加强温肾助阳,除湿止痛作用。
氯奎和我的故事
李铁军文
氯奎,用治这次武汉肺炎,有意思。
一、姨母鼻部的盘形红斑
我小时候,年,我的姨母鼻部及两侧发现皮损,红斑如蝴蝶状。起初以为癣,后来省里的医生到盐城,有皮肤科专家,诊为红斑狼疮,我看病历上写着:蝶形盘状红斑狼疮。那药片有点淡黄带点绿,有小纽扣大。姨母吃了一阶段,面部的狼疮似乎有点减轻。但是,发生耳鸣、头晕目眩,后来又发热,查不出病因,最后听说服用氯奎,才认为可能与氯奎有关。
这一年,我十五岁。从此,氯奎、奎宁我就忘不了啦!
二、《中药大辞典》金鸡勒从何而来
更有意思的是,几十年来,我一直以为,金鸡纳树树皮提取物为金鸡纳霜,原产爪哇(印尼),当时我读书时的自然地理,就是这样记述的。金鸡纳霜即奎宁,抗疟药。这次才搞清楚,原产地为南美洲,我国的两广、云南是从南洋再传进的。这跟番薯(山芋)有点像,由美洲传到南洋,再由吕宋传来,再由南到北,由沿海到内地。其实,辣椒、烟草也是这样线路哦!
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发现了金鸡纳树的树皮能治疟疾病,严守“金鸡纳的秘密”,泄密者将受到严厉的制裁。据说,17世纪时,一西班牙伯爵的妻子染上疟疾,一位印第安姑娘看护她,看到她病情很重,用此为她治病,因而泄密。
17世纪末,金鸡纳由欧洲传入中国。正是康熙、雍正朝。多年前电视连续剧《康熙大帝》,康熙在征战中得寒热病(疟疾),后得到路过的洋医生赠药得治,我对连续剧不太相信,史实应该是康熙三十二年(年),康熙帝患疟,法国传教士洪若翰等献金鸡纳。康熙五十一年(年),曹雪芹祖父江宁织造兼两淮巡盐御史曹寅患疟,奏乞“圣药”,康熙帝八百里快递由北京送到南京。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的可信的记述。
金鸡勒(纳),《中药大辞典》收载。其性味苦寒,截疟、退热。独《本草纲目拾遗》谓其味微辛,性热。现在研究金鸡纳的内容极多,有多方面的作用,不仅是治疗疟疾,也可退热。
三、奎宁曾是“明星”
奎宁治疗疟疾,百发百中,那时候还没有出现耐药的疟原虫。中国人服气,中医也只好心里服气,再加上后来的抗菌素、预防接种,搞得中医没脾气了。所以49年建国以后,正好王冰、贺诚改造中医,各地办中医培训学习班,学无菌观念,消毒方法,相当于赤脚医生的内容。年以后,各地成立联合诊所,用中药也用西药,多数基层所谓中医,不学无术之徒,干脆以打针为主业。中医药没有真正亡,是因为还有真正的精英在,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医代表。
这时候,实践中仍然有许多发现,比如,复方奎宁注射液,不仅治疟疾,也常用于冬春流行病,比如发热,肌肉注射几次多数也就好了,效果比复方氨基比林好。
再比如,用痢特灵治疗胃病,真是神来之笔。直到9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医生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人们才恍然大悟,有人调侃:这个奖应该中国医生得。早在60年代,就有痢特灵治“胃病”,不过,在治好某些胃病的时候,同时有许多人出现周围神经炎,旧疾未愈,又增新病。
四、氯奎四十年前曾广泛应用
文化大革命期间,即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笔者作为插队知青,担任赤脚医生。苏北农村,正是疟疾疫区,赤脚医生负责疟疾防治工作。预防服药:伯氨奎宁、乙胺嘧啶,治疗用药:氯化奎宁。氯化奎宁有一定毒性,再三告知,不可过量。再者,当时疟疾大面积发生,其中部分病例为恶性疟疾、脑型疟疾。死亡率甚高,几乎得一个死一个,少有生还。当时靠的是氯化奎宁,静脉滴注给药。也救回不少人命。
笔者临床上恶性疟疾和脑型疟疾都经过。典型正疟,每天或隔天或三日一次,寒热往来。恶性疟疾寒热往来,一日几场,冷的时候抖战寒凉彻骨,热的时候高热,皮肤烙手,大汗大渴大热。脑型疟疾,刚发作则喷射性呕吐,很快即昏迷、惊厥抽搐、高热。死亡率很高,而且病情发展迅速,一两天即生死两判。
夏秋之间,是高发期。如为冬春也有出现,很多时候发作症状不典型,当时也没有多少检查设备,化验检查,典型的血白分正常,如能发现疟原虫当即可以诊断,好诊断,民众自己就能诊断,民众搞不清楚的,医生也搞不清楚,有时也只能拿氯奎或复方奎宁的注射液来作“诊断性治疗”。
五、氯奎用于武汉肺炎优势不如中药
年以后,奎宁类实现了全合成。近年,我发现氯奎又频繁出现在西医治疗类风关、狼疮等自家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这次武汉肺疫,我以为,西医受到古老中医用中药治疗的启发,他们也想到了传统的古老的奎宁,奎宁曾经是一个繁忙的角色,它的药理研究也是很多的。要说起安全性,奎宁的安全性是让人担忧的,他在六十年作为疟疾的治疗药,就被普遍的担心,这也是草药单体一旦被提取被合成所带来的普遍的问题。
氯奎的前世今生,和青蒿素有得一比。青蒿素现在人们也对它影响机体免疫机制感兴趣、有期待。
武汉肺疫专栏
悲剧没有重演!中医从死神手中抢回了李文亮的3名同事
向华中科技大学刘良教授团队致敬!
新冠肺炎11具尸体解剖后,才知?!死因有四:
1.恐惧。
2.老年病人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引起并发症而死。
3.青壮年免疫反应过度,炎症(免疫)风暴与过度治疗,不当使用激素药、抗生素药等可引起多器官衰竭而死。
4.肺表面与SARS不太一样,并不是严重的纤维化,有一部分肺泡存在,炎症很厉害,有大量的黏液。有些病人是被浓痰憋死的,也就是肺部的痰栓症,造成痰栓而致死,应防痰堵,中医在未形成痰栓之前,只要有腻苔、痰鸣、喘促,即使用化痰祛痰,这是中医治未病,已病防变的内容。
中医治病的道理清楚了吧!?
呼吁立法,从制度建设上将中医药纳入我国公共卫生临床救治体系!
只有真正纳入体制、体系,当发生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时,中医医学的参与才会更为顺畅,真正发挥好中医药在传染病前期预防、临床救治和后期康复中的作用,而不是像目前还需要靠中央、地方发文要求中医参与。
主笔
李铁军
编辑
沈露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