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靠在辽港集团营口港的“中外运南海”号货船。本报记者孙潜彤摄5月5日,河南省济源市下冶镇下韩旺村,农民在冬凌草种植基地采摘冬凌草。济源冬凌草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当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冬凌草种植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苗秋闹摄(中经视觉)4月18日,辽港集团营口港。岸桥8号龙门吊的最高平台离地60多米,“呜呜”的大风吹得人站不稳。俯瞰脚下的码头,车来车往,集装箱被抓钩“擒”住,精准拿捏,快速移动,像摆玩具一样整齐摆放进“中外运南海”号货船舱里。“好的好的,我们三班倒一刻不停,保证货齐即离港。”集装箱码头装卸指导员陈述跟船务代理通话。因为货多船多,必须加快中转,减少货船在港停泊时间,码头与客户想法一致。在辽宁,经济脉动的“晴雨表”——各大港口暖意融融,繁忙作业的场景随处可见。今年一季度,辽港集团海铁联运量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比重超13%,为全国最高水平;新开通两条外贸航线,带动外贸集装箱箱量同比增幅超15%,外贸商品车转运量同比增幅近八成。借助国家各项稳经济政策,辽宁各大港口货物吞吐量正逐步企稳回升,与港口同频共振,临港产业日趋活跃。立足特色增活力粮食、钢材、矿产……从东北大地源源不断运往各地。作为“北粮南运”重要枢纽节点,营口港是直观的“切片”。“调动资源靠前服务,与南方主要粮食港口形成联动,开通并加密粮食班轮航线,切实保障‘北粮南运’。”营口港粮食公司总经理王树军说,公司一季度完成粮食吞吐量.8万吨,同比增加67.3万吨,增幅34.1%,实现了开门红。“我们刚开完市场分析会,密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onglingcaoa.com/dlcpz/12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