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皮:别名:南五加皮、刺五加、刺五甲、五谷皮、红五加皮。
为五加科植物五加AcanthopanaxgracilistylusW.W.Smith、无(短)梗五加AcanthopanaxsessiflorusSeem.或红毛五加AcanthopanaxgiraldiiHarms的树皮。
(1)五加:落叶灌木,高2~3m。茎直立或攀缘,分枝无刺或有外曲刺,刺通常单生于叶柄的基部。叶互生或数叶簇生于短枝上;叶柄长4~9cm,光滑或疏生有小刺;掌状复叶,小叶5枚,少有3或4枚,顶端1枚较大,两侧小叶渐次较小,倒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或近菱形,长3~8cm,宽1.5~4cm,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两面光滑或仅沿脉上有锈色绒毛;小叶无柄。伞形花序,单生于叶腋或短枝末梢,花序柄长1~3cm,果时伸长;花多数,黄绿色,直径约2cm,花柄柔细,光滑,长6~10mm;萼5齿裂,裂片三角形,直立或平展;花瓣5片,着生于肉质花盘的周围,卵状三角形,顶端尖,开放后反卷;雄蕊5;子房下位,2室,花柱2枚,分离,柱头圆头状。浆果状核果近球形,侧向压扁,直径约5mm,熟时紫黑色,近中央有纵脉3条。种子2粒,细小,半圆形而扁,淡褐色。花期5~7月。果期7~10月。
(2)无(短)梗五加:灌木,高至4m。枝上有锥形的硬刺或无刺。掌状复叶,小叶3~5枚,矩[jǔ]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至矩圆状倒披针形,长3~8cm,有不规则锯齿,几无毛;叶柄长3~6cm。花暗紫色,几无柄,成密生球形头状花序,生于有细毛的短梗上,通常数个生于小枝顶端。果黑色,阔椭圆形,长10~14mm。花期8月。果期9月。
(3)红毛五加:灌木,高1~3m。老枝灰色,新枝黄棕色,无刺或密被细长刚毛状针刺,刺向下或开展。叶互生或数叶簇生于短枝上,掌状复叶;柄长3~7cm,无毛或疏生短刺毛,基部近枝处具一轮红棕色刚毛状针刺;小叶通常5,稀3~4,无柄或几无柄,近基部背面常簇生刺毛状针刺,叶片倒卵形或倒披针形,有时略呈菱形,长2.5~5cm,宽1.5~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xiē]形,两面脉上均疏生短刚毛,边缘有锯齿;侧脉约5对。伞形花序单生于枝端,直径约2cm,总花梗长约7mm,偶达2cm;花多数,甚小,白绿色;萼筒与子房合生,边缘有不明显的5小齿;花瓣5,倒卵形,雄蕊5,花丝细长;子房下位,5室,花柱5,下部结合,中部以上分离。核果浆果状,近球形,直径可达8mm,有5棱,成熟时黑色,具宿存花柱。花期5~7月,果期6~10月。
(1)五加:生于山坡、沟谷林边或灌木丛中。主要分布于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省;此外,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江西、贵州、云南等省也有分布。
(2)无梗五加:生于山坡林缘及灌木丛中。分布于东北及河北等地。
(3)红毛五加:生于海拔~m的丘陵、林缘或灌木丛中。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宁夏、青海、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1)五加:根皮呈不规则多卷或单卷筒状,有的呈块片状,长4~15cm,直径0.5-1.5cm,厚1~4mm。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裂纹或纵皱[zhòu]纹及横长皮孔;内表面白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断面不整齐,灰白色或灰黄色。气微香,味微辣而苦。
(2)无(短)梗五加:根皮圆柱形或切成不规则块片。皮厚0.5~1mm。外表面灰褐色棕褐色,有纵向皱纹,皮孔色略浅,横向明显隆起。茎皮暗灰色或灰黑色;嫩茎上有刺,呈扁锥形,多数剥落,皮孔点状或径向椭圆形。气微香,味淡。
(3)红毛五加:茎皮呈卷筒状,长20~30cm,直径0.5~1.5cm,厚0.5~1mm。外表面黄色或黄棕色,密生黄棕色、红棕色或棕黑色的皮刺;皮刺向下,细长针形,长3~7mm,基部直径约0.5mm;节部有芽痕及叶柄痕。内表面绿色或淡棕色,平滑。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气微,味淡。
栽后3~4年夏、秋采收,挖取根部,除掉须根,剥皮,抽去木心晒干,或切片晒干。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为不规则的小段,外表面灰褐色,有横向皮孔及纵皱[zhòu],内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切面灰白色或灰黄色。体轻,质脆。气微香,味微辣而苦。
五加的根皮含4-甲氧基水杨醛、异贝壳松烯、紫丁香苷、鞣质、花生酸、软脂酸、亚油酸、亚麻仁油酸、维生素A样物质及维生素B1等。无梗五加的根中含强心苷、生物碱、挥发油、烟酸、无梗五加苷D、无梗五加苷K2、K3、β-谷甾醇、胡萝卜苷、齐墩果酸、(-)-芝麻脂素等。红毛五加含胸腺嘧啶、尿嘧啶、黄嘌呤、腺嘌呤、次黄嘌呤、腺苷、丙三醇、liriodendrin、尿囊素、D-甘露醇等。红毛五加茎皮含紫丁香树脂酚、胡萝卜苷等。
(1)抗应激作用:
细柱五加的乙醇浸膏灌胃能明显延长45℃热应激小鼠的存活时间,南五加总皂苷小鼠灌胃给药可延长动物在1~2℃下的存活时间,细柱五加乙醇浸膏、五加皮总苷灌胃给药能显著延长小鼠持续游泳时间。
(2)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红毛五加多糖连续腹腔注射3天,可显著促进脾分泌细胞产生IgM,明显提高NK细胞活性以及增强ConA刺激脾细胞产生IL-2。提示红毛五加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南五加萜酸具有与生胃酮相似的抗溃疡活性。剂量为50~mg/kg时对大鼠幽门结扎型和无水乙醇型溃疡模型均具有良好保护作用。可显著升高幽门结扎大鼠胃液中的氨基多糖含量,但对胃液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无明显影响。红毛五加多糖能明显降低小鼠和大鼠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及D-氨基半乳糖肝损伤所致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升高,使磺溴[xiù]酞[tài]钠滞留量减少。
(4)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红毛五加经乙醇处理后剩余物的水煎液,可延长乌头碱所致小白鼠心律失常的潜伏期,能使氯化钡所致的大白鼠心律失常立即转为窦性心律,但维持时间甚短,仅使心律失常得以改善。红毛五加的提取物和丁醇提取物对离体豚鼠的心脏冠脉流量有较明显增加作用。红毛五加的水、丁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离体豚鼠心脏心肌收缩幅度均有增加作用。
(5)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红毛五加醇提取物有明显镇痛作用,并能降低家兔正常及蛋白胨所致发热体温,但对霍乱弧菌引起的发热体温无影响。红毛五加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可以减少小鼠的自发活性,协同戊[wù]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并能拮抗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
(6)抗肿瘤作用:
五加皮中分离得到的次黄嘌呤对从原发性肝癌患者腹水分离出的一种脂解因子毒激素-L诱导的脂解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7)抗衰老作用:
五加皮水提液能明显延长小鼠游泳时间及在常压缺氧和寒冷条件下的存活时间,也能显著抑制中老龄大鼠体内过氧化脂质的生成。
辛、苦,温。归肝、肾经。
祛风除湿,补益肝胃,强筋壮骨。适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半身不遂,水肿,脚气。
5~9克
(1)鹤膝风:
五加皮八两,当归五两,牛膝四两,无灰酒一斗。煮三炷香,日二服,以醺为度。(《外科大成》五加皮酒)
(2)四、五岁不能行:
五加皮、川牛膝(酒浸二日)、木瓜(干)各等份。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汤调下,一日二服,服后再用好酒半盏与儿饮之,仍量儿大小。(《保婴撮要》五加皮散)
(3)虚劳不足:
五加皮、枸杞根皮各一斗。上二味细切,以水一石五斗,煮取汁七斗,分取四斗,浸曲一斗,余三斗用拌饭,下米多少,如常酿法,熟压取服之,多少任性。(《千金要方》五加酒)
(4)妇人血风劳,形容憔悴,肢节困倦,喘满虚烦,吸吸少气,发热汗多,口干舌涩,不思饮食:
五加皮、牡丹皮、赤芍药、当归(去芦)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将青铜钱一文,蘸油入药,煎七分,温服,日三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油煎散)
(5)损骨:
小鸡一只,重~g(连毛),同五加皮30g,捣为糊,搦在伤处,一炷香时,解下后,用山栀9g,五加皮12g,酒一碗,煎成膏贴之,再以大瓦松煎酒服之。(梅氏《验方新编》)
(1)藤五加AcanthopanaxleucorrhizusHarms主要特征是枝细,具有细而尖的刺,小叶棱形倒卵形,长4~6cm,宽2~3cm,基部窄楔形,端短渐尖,上部边缘有稀而尖的齿,有时全缘,叶面光亮。花小,绿白色,具长而细的梗,带紫色。在甘肃、陕西等部分地区亦以树皮作五加皮用。藤五加的根、茎提取物可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与戊巴比妥钠有明显催眠协同作用,能明显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大剂量时可显著降低惊厥发生率,而且能明显延长发生惊厥的潜伏期,小剂量只能延长潜伏期,但不能降低惊厥发生率;能明显增加离体兔心脏灌流量,改善心肌的供氧量和收缩功能;对乌头碱和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有较弱的拮抗效果。
???此外,三加Acanthopanaxtrifoliatus(L)Merr.的根皮在云南部分地区也作五加皮入药。
(2)萝藦科杠柳属植物杠柳PeriplocasepiumBunge的根皮在我国北部地区作五加皮用,习称香加皮或被五加皮(参阅“香加皮”项)。
(3)五加科刺楸属植物刺楸KalopanaxseptemlobusKoidz.D.的树皮在河南登封充作五加皮。
(4)广东过去尚用一种土五加,又称土加藤,为茜[qiàn]草科耳草属植物牛白藤HedyotishedyotideaDC.的藤茎,疗效与五加皮不同,不可混用。
(5)广西地区以五加皮为名的尚有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越南山泡RubuscochinchinensisTratt.,桑科榕属植物粗叶榕FicussimplicissimaLour.及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陆英SambucuschinensisLindl.等,其药材均与五加皮不同,不可混用。
下面部分摘录于《本草纲目》
五加?本经上品
五佳、文章草、白刺、五花、追风使、木骨、金盐、豺漆、豺节。
〔时珍曰〕此药以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杨慎丹铅录作五佳,云一枝五叶者佳故也。蜀人呼为白刺。谯周巴蜀异物志名文章草。有赞云: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是矣。本草豺漆、豺节之名,不知取何义也?〔颂曰〕蕲州人呼为木骨,吴中俗名追风使。
〔别录曰〕五加皮五叶者良,生汉中及冤句。五月、七月采茎,十月采根,阴干。〔弘景曰〕近道处处有之,东间弥多。四叶者亦好。〔颂曰〕今江淮、湖南州郡皆有之。春生苗,茎、叶俱青,作丛。赤茎又似藤蔓,高三五尺,上有黑刺。叶生五杈作簇者良。四叶、三叶者最多,为次。每一叶下生一刺。三四月开白花,结细青子,至六月渐黑色。根若荆根,皮黄黑,肉白色,骨坚硬。
?根皮同茎:
辛,温,无毒。
〔之才曰〕远志为之使。恶玄参、蛇皮。
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躄,小儿三岁不能行,疽疮阴蚀。[本经]男子阴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痒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羸,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久服,轻身耐老。
[别录]破逐恶风血,四肢不遂,贼风伤人,软脚?[guì]腰,主多年瘀血在皮肌,治痹湿内不足。〔甄权〕明目下气,治中风骨节挛急,补五劳七伤。〔大明〕酿酒饮,治风痹四肢挛急。〔苏颂〕作末浸酒饮,治目僻眼?[gǎn]。〔雷斅〕。叶:作蔬食,去皮肤风湿〔大明〕。
(弘景曰〕煮根茎酿酒饮益人。道家用此作灰煮石,与地榆并有秘法。
〔慎微曰〕东华真人煮石经云:昔有西域真人王屋山人王常云:何以得长久?何不食石蓄金盐。母何以得长寿?何不食石用玉豉。玉豉,地榆也。金盐,五加也。皆是煮石而饵得长生之药也。昔盂绰子、董士固相与言云: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宁得一斤地榆,不用明月宝珠。又昔鲁定公母服五加酒,以致不死,尸解而去。张子声、杨建始、王叔才、于世彦等,皆服此酒而房室不绝,得寿三百年。亦可为散以代汤茶。王君云:五加者,五车星之精也。水应五湖,人应五德,位应五方,物应五车。故青精入茎,则有东方之液;白气入节,则有西方之津;赤气入华,则有南方之光;玄精入根,则有北方之饴;黄烟入皮,则有戊己之灵。五神镇生,相转育成。饵之者真仙,服之者反婴。
〔时珍曰〕五加治风湿痿痹,壮筋骨,其功良深。仙家所述,虽若过情,盖奖辞多溢,亦常理尔。造酒之方:用五加根皮洗净,去骨、茎、叶,亦可以水煎汁,和麴酿米酒成,时时饮之。亦可煮酒饮。加远志为使更良。一方;加木瓜煮酒服。谈野翁试验方云:神仙煮酒法:用五加皮、地榆(刮去粗皮)各一斤,袋盛,入无灰好酒二斗中,大坛封固,安大锅内,文武火煮之。坛上安米一合,米熟为度。取出火毒,以渣晒干为丸。每旦服五十丸,药酒送下,临卧再服。能去风湿,壮筋骨,顺气化痰,添精补髓。久服延年益老,功难尽述。王纶医论云:风病饮酒能生痰火,惟五加一味浸酒。日饮数杯,最有益。请浸酒药,惟五加与酒相合,且味美也。
旧二,新六。
1.虚劳不足:
五加皮、枸杞根白皮各一斗,水一石五斗,煮汁七斗,分取四斗,浸麴[qū]一斗,以三斗拌饭,如常酿酒法,待熟任饮。《千金方》。
2.男妇脚气:
(骨节皮肤肿湿疼痛,服此进饮食,健气力,不忘事,名五加皮丸)。
五加皮四两(酒浸),远志(去心)四两(酒浸,并春秋三日,夏二日,冬四日),日干为末,以浸酒为糊,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温酒下。药酒坏,别用酒为糊。《萨谦斋瑞竹堂方》。
3.小儿行迟:
三岁不能行者,用此便走五加皮五钱,牛膝、木瓜二钱半,为末。每服五分,米饮入酒二三点调服。《全幼心鉴》。
4.妇人血劳:
憔悴困倦,喘满虚烦,噏噏少气,发热多汗,口干舌涩,不思饮食,名血风劳。
5.油煎散:
用五加皮、牡丹皮、赤芍药、当归各一两,为末。每用一钱,水一盏,用青钱一文,蘸油入药,煎七分,温服。常服能肥妇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五劳七伤:
五月五日采五加茎,七月七日采叶,九月九日取根,治下筛。每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久服去风劳。《千金方》。
7.目中息肉:
五加皮(不闻水声者,捣末)一升,和酒二升,浸七日,一日服二次,禁醋。二七日遍身生疮,是毒出。不出,以生熟汤浴之,取疮愈。《千金方》。
8.服石毒发(或热不禁,多向冷地卧):
五加皮二两,水四升,煮二升半,发时便服。《外台秘要》。
9火灶丹毒(从两脚起,赤如火烧):
五加根、叶烧灰五两,取煅铁家槽中水和,涂之。《杨氏产乳》五加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