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冬凌草 > 冬凌草入药 > 正文 > 正文

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人民资讯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1/25 17:02:20
初夏时节,走进渑池县陈村乡池底村郭坡自然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路边的农耕文化游园鲜花盛开,辘轳、古井、石盘、石碾……每一件物品都记载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讲述着远去的农耕岁月,勾起人们浓浓的乡愁。池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青松说:“这里原来是条长多米、宽十几米、深五六米的沟。以前,村里垃圾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村民们随地倾倒,沟里到处是垃圾,每年光清理费用就要花几万元。”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年,陈村乡将郭坡村“脏乱差”问题治理列入全乡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建设规划,乡、村两级自筹资金余万元,结合“一户多宅”治理,将这条沟用土垫了起来,并融合近代农耕文化,将废旧宅院拆除后的砖瓦石块、碾盘、牛槽、瓦罐等旧物件变“废”为“宝”,用于游园道路、仿古墙体和凉亭建设,栽种月季花等绿植6万余棵,绘制墙体字画余平方米,把昔日的“臭沟”打造成了“梦回老家”的心灵驿站,吸引了大量游客周末自驾前来游玩。“环境好,住着舒心啊。原来满沟都是垃圾,俺家门都不愿开。现在出门就是花园,咋能不高兴呢!”今年88岁的村民陈素萍说。池底村地处渑池县城近郊,有户口人,是河南省传统古村落,历史文化厚重,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围绕“果、药、畜”特色种植和养殖业,融入农耕文化元素,重点打造了百亩高科技葡萄采摘园,建成亩冬凌草种植加工基地,建成3个年存栏头肉牛的养牛场和7个年存栏生猪头的养猪场,实现了农耕文化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崔青松表示,下一步,池底村将围绕郭坡农耕文化游园核心区,在发展产业和集体经济上下功夫,增加村民收入,让池底村变成生态宜居、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的新农村。本文来源:三门峡日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onglingcaoa.com/dlcry/12495.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冬凌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