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冬凌草 > 冬凌草特性 > 正文 > 正文

秦岭余韵只言片语其一百三十消失在场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28 11:15:56
治白癜风贵阳哪家医院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5817679.html

只言片语专栏

我的长篇青春校园励志小说《沙枣花开》,主人公沙枣,人物沙桃、冬梅、吴诚等等,他们身上自带了《平凡的世界》中人物的气息,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格不同,但有着共同的特点:善良、上进、热情、阳光。小说在网络上连载的时候有文友不断留言或发私信:说好像是读《平凡的世界》;说这些人物熟悉而亲切。有的文友竟然说,明明是在读《沙枣花开》怎么感觉是读《平凡的世界》,分不清今夕何夕。还有的说,沙枣比少平更让人心疼。少平有可以遮风挡雨的哥哥,有支撑家庭的父亲,有疼爱他的奶奶。沙枣缺失了好多,她回到家里像个真正的农民,干女孩子干的活,也干本该男孩子干的活,她没有哥哥,父亲身体很糟糕,弟妹还小,她得尽力地为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劳作。

身体的疲惫和煎熬远没有心灵的苦难折磨人,沙枣姐妹同上高中,已经是家里的沉重负担,懂事的她们往往经受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在家里拼命干活,在学校既要好好学习,又要分出心来计划好各自的生活。从家里回学校,总要拿馍,多拿馍可以少买饭,节约饭票。她们就尽力多拿,不在乎肩膀上的行李压得喘不过气,咬着牙在盘旋的山路上徐徐而行;不在乎背馍上学会有多少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昂着头穿过大街小巷。

《沙枣花开》起初取名《青春作伴》、《岁月无痕青春有声》,后来定名为《沙枣花开》。说心里话,这部小说有自传的成分,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在激励自己和激励他人的主旨下,肯定要采取虚实结合等艺术化的手法。这部小说引起了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好多读者的共鸣,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创作的目的是想让我之后的中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珍惜学习机会,珍惜他们所享受的美好生活,学习会理解,懂得感恩。《沙枣花开》读者群被我定义为高中生和大学生,可实际上好像是事于愿违。某大学教授读了小说后对我说:“你的主旨很好,作品积极、阳光、温暖、向上、向善,完全是一部传播正能量的作品,很励志。可是

只言片语一百三十:消失在场畔的

麦秸集

年4月1日星期四雨

家乡的小村,除了屋舍俨然,最有标志性的场所便是碾麦场,俗称大场。家家碾麦,户户有场。大场之所以称为大场那是因为大场是无数户的碾麦场集中在一块儿。原本在农业社大集体的时候,大场是村上统一碾麦的地方,后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就以抓阄的方式将大场划分给各家各户使用。如果谁家盖了新房子,自然就在新居门前重新划分场面,这是村里不成文的规定。于是村子里除了两个特别大的大场外,还有很多独家所有的小场。小场大场既然又被称为碾麦场,它的活力和红火自然就体现在秋麦两忙时。收麦、碾场、晒粮、打黄豆、晒苞谷,大场上的人家要相互合作,一家的麦子从场的东头摊到西头完全能摊下,一天就能让一户人碾完场,轮换进行倒也快速。碾场的时候所有人都来帮忙,从摊场到翻场到起场,不用吆喝,人们自动到场,不用招待,大家习以为常。劳动场面的宏大热烈,劳动者挥汗如雨,大场以宽阔的胸怀拥抱这些笑容和汗水。

大场的标配是麦秸集。每到碾完场,每个小场大场的场畔总会现出好多麦秸集。麦秸集的大小与家庭人口的多少基本成正比,根据麦秸集的大小和当年麦子的收成基本可以目测各家能打多少粮。麦秸集是收获的象征,也是孩子们的乐园。小孩子最常玩的是捉迷藏,最大的道具就是麦秸集。碾完场之后,场面上准会留下许多碌碡,孩子们捉迷藏的老营就在碌碡上。捉迷藏分成两拨即藏的一方和捉的一方,守老营的是双方选出来的裁判,他负责用手捂着捉方伙伴的眼睛,当然一个人是捂不过来的,裁判坐在碌碡上前面依次蹲着捉方的所有孩子,裁判捂着紧跟前孩子的双眼,这个又捂着他紧跟前孩子的双眼,以此类推,裁判肩负着监督捉方的每一个人。捂好眼睛,藏方四散开来寻找藏身之所,大多就在麦秸集的周围。圆圆的麦秸集被捉迷藏的孩子围绕,孩子们发出的串串笑声,被发现时的惊呼声,奔跑追逐的脚步声,麦秸集是孩子快乐童年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创造者。

捉迷藏是锻炼体力、眼力,培养协作的游戏,麦秸集是活力、青春、欢快、热闹的捉迷藏的掩体也是道具,麦秸集还留下许多恬静温馨的记忆。三三两两的小女孩躲在麦秸集旁小声说着知心话;冬日里总有人靠着麦秸集晒太阳;老母鸡偷偷在麦秸集顶产蛋孵卵,领了儿女给主人一个惊喜;将青柿子偷偷藏在麦秸集里,过两三就能吃软甜的柿子;要是谁家给牛铡草,麦秸集留下一米多高的平台,那就是孩子们自娱自乐的大舞台。麦秸集最温暖的记忆要数冬天,在那些滴水成冰寒冷里,靠着麦秸集晒太阳是乡亲们冬天的日常功课。尤其是吃饭的时候,所谓的老碗会场地就在麦秸集旁,冬日暖阳,家长里短在这里传播,生产技巧,生活经验在这里传授传承。孩子们在麦秸集上挤暖和,倒了的爬起来又挤上去。消融的雪水到午后就开始在麦秸稍结成晶莹剔透的冰凌,水晶般的冰凌是孩子们眼里的星星,是美味的冰棍,是麦秸集变出的精彩魔术。

想起麦秸集,就想起妈妈说:“去,到麦秸集上撕一笼麦秸”,我们必是喜笑颜开,乐滋滋地背着竹笼跑去了。撕麦秸肯定妈妈会做好吃的,不是薄如蝉翼的大煎饼,就是焦香的锅盔。就是那一个麦秸集,给牛铡了碎草能够牛吃一年,撕一笼麦秸看起来毫发无损,麦秸集俨然就是一个聚宝盆。记得刚参加工作,有同事看我在废纸上写写画画,他说,看把你细发的,领一沓稿子去,党的麦秸集大得很,还在乎你扯一把烂麦秸。多年后我对此话依然记忆犹新,其他不论,单说他的比喻可真是精妙,党和国家的确如同麦秸集,是我们强大的后盾和力量源泉,是我们美好生活,幸福家园的有力保障。

自从联合收割机开进了家乡,麦秸集由大变小尔后消失。没有了麦秸集大场平坦、空旷、一览无余,孩子们好像对捉迷藏失去了兴趣。空旷的大场随着麦秸集的消失显得落寞,偌大的村子因为麦秸集的消失变得小气、没落。没有麦秸摊煎饼烙锅盔用上了电饼铛,煎饼和锅盔的香味打了折扣。没有麦秸,袅袅炊烟寡淡了许多。没有了麦秸集,我的家乡少了几许活力,几许灵气,几多温暖。

            END

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onglingcaoa.com/dlctx/86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冬凌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