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福特9月批售销量创新高环比增长46%
9月,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全系产品批售销量与上月环比增长超46%,达到台,创年内单月批售销量新高。与此同时,终端零售销量层面保持稳增长,达到台,增长1%。在整体车市销量遇冷的背景下,长安福特坚持“以销定产”、承诺不给经销商压库存,9月批售与零售销量保持双增长态势,充分说明长安福特正在迈入稳定发展轨道。
“批售与零售销量的双增长,体现了经销商伙伴对我们的信任以及对未来销量的信心。我很高兴的看到经销商伙伴在过去几个月的赢利能力和赢利水平都得到持续的提升。”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总裁杨嵩表示,“随着新锐界ST/ST-Line、全新福克斯Active、全新金牛座,以及福特领界EV纯电动车四款新车密集上市,新车缺乏局面得到缓解。我们也着重加强精准营销工作,因地制宜,持续帮助经销商提升获客能力与经营利润,进一步推动长安福特迈入销量增长跑道。”
随着新车型的推出,长安福特产品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特别是福克斯Active城市新锐SUV、新锐界ST/ST-Line和全新金牛座三款新产品的到来正式开启福特新车的82+时代。这三款新车型均搭载了8AT变速箱、百度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开发的福特SYNC+智行信息娱乐系统以及达到L2级别自动驾驶辅助水平的Co-PilotTM系统,让福特品牌的产品的车辆智能科技含量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得到提升,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有效提升了经销商客流,促进成交。此外,聚焦购车金融和售后服务两个方面的“全无忧一站式专案”让消费者真正实现了轻松购车、放心用车,有力的促进产品消费信心,并增加用户体验感。
车市遇冷,唯有同舟共济,方可创出一片新天地。在9月份,长安福特持续深化品牌、产品以及营销服务领域的多项举措。继北京、武汉、重庆、广州等FUN DAY福特品牌日区域站活动,又落子深圳,展现福特车型卓越的操控基因和独具的性能魅力,为消费者带来福特品牌的“超凡驾驭”体验。在推出“全无忧一站式专案”,从购车金融和售后服务两个方面发力,让消费者真正实现轻松购车,放心用车之后,针对消费者的区域化用车需求,又联动经销商开展‘一城一案’活动,帮助经销商制定精准的营销方案,因地制宜拉动终端购车。数据显示,福睿斯销量环比增长62%、新一代福克斯销量环比增长41%,锐界销量环比增长24%。此外,福特金牛座同比增幅达50%。
信心比黄金更珍贵。9月份销量的增长让我们看到了经销商信心的提升以及消费者对福特品牌的认可。从年到年底,长安福特陆续投放包括5款新能源车型在内的至少18款新产品,从而进一步完善产品谱系。之前已经亮相的福特Escape以及明年国产的福特探险者也即将加入长安福特产品阵营。这意味着长安福特已然迈入产品收获期。随着更多新产品的到来,也必将持续提升长安福特的市场竞争力,夯实长安福特作为合资品牌的主流地位,并对接下来销量走稳带来强大的提振作用。
曝特斯拉自造电池与松下关系陷入“混乱”
上述报道援引松下内部消息人士的话称,该公司与特斯拉的关系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在过去的几年里,特斯拉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消费者,而松下自特斯拉问世以来一直是其主要供应商。
年7月特斯拉和松下宣布“超级工厂”协议,二者合资建厂。松下在特斯拉位于内华达州的“1号超级工厂”(GigaFactory1)设有生产线,为Model3供应电池。
这家工厂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工厂,但今年早些时候,特斯拉表示,松下的电池产量限制了Model3的产量。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来自松下的消息人士表示,两家公司正在就电池的成本、扩大生产的时间表以及“文化”等问题展开争论:
“在松下内部,反对与特斯拉联盟的声音越来越大。虽然松下喜欢马斯克设定一个困难的目标并实现它的方式——至少有时是这样——但松下的其他高管和董事会成员发现,这位企业家的古怪举动令人不快。其中包括年9月,他在接受喜剧演员乔·罗根(JoeRogan)的视频采访时似乎在吸大麻。在日本,吸食大麻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被发现吸食大麻的名人常常被迫公开道歉。”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马斯克自诩的“纳米管理”风格也与松下发生冲突:“马斯克的管理风格也困扰着松下。拥有数十万员工的松下习惯于让其下属部门自主解决问题。这些部门可能行动缓慢,以寻求日本式的共识,但它们不必把所有事情都推到大阪的高管层。”
松下首席执行官津贺一宏现在是与特斯拉合作的仅有的几个支持者之一。去年,特斯拉失去了两名负责与松下关系的高管。然而,松下刚刚聘请特斯拉电池业务前高管塞丽娜-米科拉杰扎克(CelinaMikolajczak)担任超级工厂的新高级职位。
文化是特斯拉和松下关系矛盾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特斯拉通过收购了电池生产公司,准备自己生产电池。很明显,这是特斯拉与松下关系的最大压力。
今年2月份,特斯拉收购电池制造商Maxwell,近期又有媒体报道称,特斯拉正在弗里蒙特的一个实验室生产电池制造设备。这半年以来,特斯拉高管不断提到电池生产对于特斯拉汽车产能的限制,不时透露出自建电池产线的计划。
在特斯拉6月份的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提到,特斯拉产品的推出目前受到了电池生产规模的限制。前CTOJBStraubel也补充道:“我们需要大规模的电池生产解决方案。”
海马汽车连续转让股权获输血销售网络显无力
海马汽车董事长景柱在今年海马8S上市时,曾自信地说道:“海马汽车未来会死于某个夏天,但度过当下这个冬天则是‘NOProblem’。”近段时间,海马汽车又展开了除卖房之外的一系列新的自救手段来争取扭亏为盈,助力上市公司“保壳摘帽”。
9月20日,从事汽车塑料内外饰件研发、制造及销售的海南钧达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钧达股份”)发生了出资情况变更,原本持股2.%的海马轿车有限公司不再持有钧达股份股权,持股比例变为0。钧达股份于年在A股上市,海马也是其大客户。而海马轿车有限公司是海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紧接着在9月25日,海马汽车称其与郑州睿之尚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之尚实业”)在郑州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海马汽车将其所持有的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股权以8.06亿元加股权交易基准日与股权交割日之间的期间损益价格转让给睿之尚实业。此次交易能为海马汽车带来约4.3亿元收益。海马汽车则表示,此次交易有助于其聚焦主业,优化现金流,帮助海马汽车年实现扭亏为盈。
至于收购方——睿之尚实业,其属于海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的子公司。因而,海马汽车与睿之尚实业属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换言之,海马汽车的大股东出钱购买了上市公司的资产,从而帮助上市公司海马汽车解围。
相关资料,海马汽车在过去的年、年连续两年亏损,今年早些时候海马汽车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股票变为“*ST海马”。若年海马汽车继续亏损,则将面临退市风险。
无独有偶,早在今年5月海马汽车公告称,拟出售海口市金盘工业开发区的闲置房产,共计住宅套,商铺15套。而更早之前的4月份,海马汽车同样发布了一则卖房公告,拟出售位于上海市的36套闲置房产和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81套闲置房产。前前后后总计套房产,总价值万元。据海马汽车最新公告称,目前套闲置房产已出售套,收款万元,预计增加归母净利润万元。
梳理后发现,海马汽车此次先后出让股权以及包括前段时间出售闲置房产的举措,目的都是力图让*ST海马扭亏为盈,无疑“保壳摘帽”才是海马汽车当下的重中之重。
大众"排放门"又惹官司德47万车主集体起诉大众柴油车丑闻曝光4年后,德国47万车主向大众提出集体诉讼,要求赔偿。与美国的情况不同,大众至今不松口,拒绝赔偿德国车主。有分析称,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案,最终结局很可能是没有赢家。
现在,消费者组织出面替涉事车主打官司,并且承诺,官司赢了,车主能获得赔偿,输了,也不用个人掏钱。于是,47万人加入到这桩集体诉讼案,成为原告。
报道认为,该诉讼可称之为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诉讼案,德国年修改相关法律,令此种形式的官司成为了可能,本案是第一例。而且原告人数众多,恐怕也很难超越。德国媒体称,这将是德国司法史上新的一页。
近日,集体诉讼案在布伦瑞克开庭。首席法官迈克尔·尼夫表示,要使双方达成和解非常难,但也不是不可能。大众的律师则相信,很难想像会达成任何和解,官司就是打到最高法院也终将被驳回。
对于原告对大众蓄意致使车主遭受损失的指控,首席法官尼夫表示严肃对待,可是另一方面法庭也将审核,车主的损失到底在哪里。
一些车主认为,大众汽车这样蓄意欺骗消费者,明明承诺一辆高品质的环保车,结果根本不是,所以这事不能就这样完结。但是大众汽车则反驳,车是靠得住的好车,这一点无庸置疑,而且车主一直在使用车辆,损失何来?
分析指出,无论如何,如果车主想尽快拿到补偿,那么就不太适合这起案例。参加这种集体诉讼,个人无须为官司付钱,输了也没有损失;但如果赢了,则每位参与者都将受益。不过该案错综复杂,诉求不一,审理需要时间,预计最快4年才会有个眉目。
另外,如果判决真的对车主有利,作为被告的车主也不会自动拿到赔偿。他必须另外找律师,核算自己所能得到的赔偿是多少。也就是说,案件拖的时间越长,他使用车的时间越长,那么大众汽车要扣除的赔偿金比例越高,车主拿到手的钱越少。
据报道,本案涉及的车型包括大众、奥迪、西亚特以及斯柯达等品牌的车型车主,这些车型都使用了VWEA型柴油发动机,也就是说都是柴油车尾气门丑闻的受害者。
截至目前,大众集团已因排放门丑闻曝光而采取的车辆回购与和解等措施,耗费了超过亿美元的资金。
个人对大众集团提出的索赔案也从未停止,德国保险协会的一份数据显示,截至年底,私人保险公司已经为14.4万笔针对大众的个人索赔支付3.8亿欧元。目前仍有大约6万起此类案件尚未了结。
目前,大众美国的案件基本结束,德国的诉讼还未全面展开。9月上旬,布伦瑞克检察院对大众现任及前任高层提出操纵股市的诉讼,指控现任大众集团负责人赫伯特·迪斯、前财务主管、也是现任监事会主席汉斯·迪特尔·珀奇,还有原董事会主席文德恩马丁·温特恩蓄意拖延时间,延后向投资者介绍有关大众在美国面对上亿赔偿的消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