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绿的茶饮
你喝过吗
最近一段时间“泰式柠檬茶”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喜爱连不少孩子都抱着好奇心理去打卡清新的绿色饮料你是不是也有些好奇想去试试?打住这类颜色浓绿的网红饮料被市场监管局盯上了被抽检的产品样本
(图源:深圳食安药办)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对“泰式茶饮”等网红饮品进行专项抽检时发现,20批次样品中有15批次超范围添加食品添加剂日落黄。目前,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已对检测不合格的15家茶饮单位进行立案调查,同时引导餐饮单位做好质量管理,立即下架和销毁不合格产品。相信很多家长看到这里就有些担心了“日落黄到底是什么?”“对孩子健康有害吗?”……今天,咱们先来了解这个谈之色变的色素日落黄#日落黄是什么#日落黄,又名晚霞黄、食用黄色3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偶氮类色素,有改善食品色泽的作用。在食品工业中,日落黄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中规定日落黄可用于部分饮料制品、糖果、可可制品、蜜饯、膨化食品等,并对其最大使用量进行了严格限定。#日落黄有害健康吗#日落黄作为食品添加剂经过了严格的风险评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相关标准对其使用范围和限量都进行了详细规定。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曾在年对日落黄进行了评估,确定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不超过2.5毫克/千克体重。年,JECFA重新评估了日落黄的安全性,把ADI值放宽到4毫克/千克体重,并且指出饮食中的日落黄色素不会导致健康问题。年,欧盟食品安全局更新了日落黄的临时每日允许摄入量,从1毫克/千克体重增加到4毫克/千克体重,与JECFA重新评估的结果一致。按照这个ADI值,一个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摄入毫克以上的日落黄才会有一定风险。根据我国国家标准,乳酸菌饮料、碳酸饮料、风味饮料中日落黄的最大使用量为0.1克/千克。按此计算,如果要摄入毫克的日落黄,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喝2.4升添加了日落黄的饮料。一般人每天喝水量只在2升左右,因此,不必担心会过量摄入日落黄。但是,需要注意: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色素含量超标的食物,可能会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当摄入量过大,超过肝脏负荷时,会在体内蓄积,对肾脏、肝脏产生一定的伤害。#为什么会被下架#任何一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使用范围和用量限制。按照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规定,日落黄可用于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运动饮料等32类食品中,但是它的使用范围并不包含奶茶等茶饮料。也就是说,日落黄不能用于茶饮料。监管部门在部分“泰式茶饮”中检出日落黄,表明这些产品是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属于违规行为,即便食用后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危害,也应该严肃处理。家
长
注
意
看到这里,有的家长就说了:反正不摄入过量就没有问题。那是不是就不用担心孩子吃这类食品了?千万不要这么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达,网络上各种网红食品店、网红食品也越来越多,借助互联网,他们销售火爆,但是,大量网红食品的生产企业大多重视资本运作,忽视食品安全,甚至完全不懂食品安全。就像上面的数据说的,一个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摄入毫克以上的日落黄才会有一定风险。但是谁又能保证孩子在吃了这些添加剂的食品和饮料后没有风险呢?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作为家长,还是需要谨慎选择。#如何挑选放心零食#年5月17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正式发布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第一次提出“儿童零食”的定义,区别于普通零食,给出了3~12岁儿童食用零食的建议。该标准已于年6月15日起实施,儿童零食终于也有了国内标准!家长们只要按照这份标准给孩子选购零食,肯定是没有问题了:01
不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原料经过氢化工艺生产的一些油脂,譬如人造奶油这些产品就有可能会有反式脂肪酸。以植脂末为例,能让产品的口感更顺滑。但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是有一定危害的,对儿童影响生长发育,对成人增加心血管方面的患病几率。天然的存在于牛羊等的脂肪组织和相关乳制品中的反式脂肪酸,一般不用担心,主要担心的是人造的反式脂肪酸。它有很多别名,比如氢化植物油、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脂肪、起酥油、植脂末、奶精等。02
不能使用经辐照处理的原料
我们常说的一些方便面的蔬菜包,会经过辐照工艺处理。通常都会明确标注出来。辐照工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灭菌工艺,能延长产品保质期,但是对产品营养素有影响,某些情况下会对蛋白质也有影响。辐照处理的食品虽然不会有放射性危害,但会破坏食品中的营养成分,造成营养素流失,不能满足儿童的营养需求。03
一定要少盐少糖少油
少盐:孩子摄入过多的钠,会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可能会对肝肾造成损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版)》提出:7~24月龄婴幼儿的钠摄入应不超过~mg/d,也就是每天不超过0.9~1.8g盐;2~5岁儿童钠适宜摄入量不超过mg/d,即每天不超过3g盐。少糖:摄入过量的糖不仅会增加婴幼儿龋齿的风险,也增加婴幼儿额外的能量摄入,增加儿童期、成年期肥胖的风险,并相应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少油:摄入过多脂肪,容易导致孩子肥胖,肥胖不光是导致很多疾病的罪魁祸首,还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04
禁用防腐剂、
人工色素、甜味剂
标准指出,儿童零食的食品添加剂指标向婴幼儿辅食标准看齐。不允许使用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家长要避免购买含以下添加剂的零食:防腐剂:带有“苯甲酸、山梨酸、亚硫酸”字眼等。人工色素:带“颜色”字眼的,比如日落黄、胭脂红、亮蓝、柠檬黄、诱惑红等。甜味剂:带有“糖”“蜜”“甜”字的,比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钠、糖精、甜蜜素等。05
零食不能崩到小牙
标准还考虑到孩子们吃零食会不会崩到小牙齿,特别提出了产品物理层面食用安全性的感官要求。如规定产品的组织形态不能有明显尖锐突出物,产品的口感不崩牙等。目前其他食品标准没有针对儿童食用时的安全性有相关的感官标准。包装结构的设计还充分考虑儿童的安全性,在儿童使用过程中不应对其产生伤害,如割伤、误食等风险。06
强制标出过敏原
标准强制要求标示过敏原信息,以及醒目标注影响儿童食用过程中安全性的提示。常见易致敏的食物及其隐藏来源主要有: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最好别让孩子吃零食了其实是可以吃的《中国儿童零食消费指南》中也指出,正餐是儿童青少年营养的主要来源,在正餐有时无法保证孩子所需的全部营养需求时,可以在两餐之间选择适量零食作为合理膳食的组成部分。孩子食用零食的频率大致可以分为4类???可经常食用的9种零食:全麦饼干、营养麦片、蔬菜、水果、水果干、奶酪、花生酱、酸奶、自制面包。可每周食用2~3次的零食:甜饼干、冰激凌、山楂片、鸡蛋卷、布丁、动物饼干、燕麦花卷、海苔、自榨果汁等。只能偶尔吃的零食:糖果、巧克力、薯片、薯条、玉米片、棉花糖、烤饼、果脯、虾条、碳酸饮料等。最好不吃的零食:方便面、火腿肠、果冻、速溶奶茶等。欢迎留言和转发文章来源:首都教育(ID:bjedunews)苦中乐教育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