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冷,冷到水变成了冰,冰变成了地上的霜,风变成了刀子…为什么穿的再多都冷到骨髓呢,我都快变成一颗粽子了,有没有又轻便又温暖的办法?
冬天不管冷不冷都可以吃点温补的类似:羊肉汤、米酒、热茶东西,除此之外,“国医大师健康”今天告诉你,冬天告别手脚冰凉~只要穿对3件衣服即可:
最外面的防风层穿一件羽绒服或厚棉衣,羽绒服和棉衣中的羽绒、棉花都比较蓬松,可以吸收很多空气形成保护层,不易让冷空气入侵。
中间层保暖,穿一件薄毛衣,有条件的可以穿纯羊毛的,北方的朋友可以加一件薄款的羽绒服背心。
里面穿一件舒适、吸汗,比如棉质、蚕丝质的贴身内衣就可以了。
围巾不遮口鼻,空气不污染不戴口罩,老人外出戴薄帽子,进温暖室内脱帽。
看起来是不是很少?这里首先要提醒的就是:不要穿得太紧、太多层。穿过紧的衣服,会使身体热量更易于向外散发,反而不利于保暖,要把自己包成一个粽子,容易摔跤,而且那样只会更冷,觉得穿再多也冷
在冬季出门时候,不宜穿的过厚或层数过多,内外搭配以感觉舒适为原则,外套有足够的抗风保暖性就可以了。看完下面的详细指导,值得您在今冬试一试哦~
腰第一层保暖:羽绒服要过腰,下口要收起穿半身羽绒服,长度最好过腰。俗话说:寒从脚底生。秋冬保暖要从下半身开始。
羽绒服虽然保暖,但如果长度只到腰部,下半身得不到保暖,造成上下半身之间的温差,引起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导致越来越冷。
尤其下摆是敞口的羽绒服,容易让腰部受凉,甚至漏进冷空气,使上半身也变冷。如果穿半身羽绒服,长度最好过腰,同时增加下半身衣服厚度。
▲上图为扎口的羽绒服,下图羽绒服款式好,但是是敞口的,穿起来比较冷。
气保暖第二层:利用空气来保暖,衣服别裹得太紧
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暖和。有时候将两三件外套穿在一起,又裹得很紧,保温作用反倒不明显,会让人觉得更冷,这是因为衣服夹层之间的空气变得很少,失去了那个空气层,热传导加快。
衣保暖第三层:高领衣不要在温暖的室内穿冬季天气寒冷,许多人习惯穿一些高领毛衣、高领衫、高领棉袄等来保暖。
但是穿高领衣也应分场合。在寒冷的室外这么穿,可以防止脖子受寒,但进了温暖的室内,应让脖子放松透气,使颈部的汗能够快速挥发,否则汗液蒸发带走身体热量,让人感觉更冷。
如果是大部分时间呆在温暖的室内,人不要穿高领衣了,戴围巾比较好,方便穿脱,老人买高领衣切记领口别太紧了。
袜保暖第四层:袜子要长~很多年轻人喜欢露个脚脖子,其实在严冬露脚脖子在外面走路可能一下子不会让你感冒,但等你到40岁,脚痛、膝盖痛起来的时候就没有办法治疗了,寒入骨髓,医生是人不是神,痛苦是自己受。冬季应“去寒就温,无泄皮肤,逆之则伤肾”,这就是说注意防寒保暖慎衣着。
老人什么都可以少穿,袜子不行,穿长筒袜,可以有效保护腿脚。但也别穿太多,一双毛袜就行了,袜口不能太紧,贴肤就行了。
松保暖第五层:内衣不能过紧塑身内衣或紧身内裤容易束缚身体,时间久了会影响淋巴液和血液流动,使人更冷。好的保暖内衣是薄而软,尤其应该注意不能紧勒腹股沟和腰部~贴在皮肤上就好了。
汗保暖第六层:出汗后一定要换衣服如果衣服被汗湿,要及时更换。否则被冷风一吹,容易着凉感冒。
围保暖第七层:围巾捂鼻冬天寒风刺骨,裸露在外的鼻尖都像要被冻掉了似的,很多人会用围巾围起鼻子,以减轻吸入寒风和冻鼻头的不适,但是,围巾往往有细小的绒毛或纤维,还会有一些细菌微粒,很容易就会被吸入体内,引发呼吸道感染。
正确做法是戴围巾的时候,要把鼻子嘴巴都露出来,以保持呼吸顺畅。如果不是污染严重的天气,最好也不要戴口罩,整天戴着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对冷空气的处理能力会被人为地减弱,稍微受寒,反而容易感冒。
冬季很冷,3件衣服穿好了就不会冷,也别裹得跟个汤圆一样,容易摔跤,大家可以在初冬试试国医大师健康说的这个穿法,又轻薄有暖和哦~也给朋友送去这一份温暖吧!
如果您有合适的穿衣方法可以在下面留言分享,大家一起出一份力,让今年冬天暖和起来吧!
好信息与他人分享,收获更多健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onglingcaoa.com/dlczz/5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