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朵花都是一个小世界,每片叶都住着小精灵。我们在片叶枝花里,便能窥见世界的乾坤,惊叹自然的神奇。当人与自然相互融合,又会迸发出哪些思维的火花呢?本次活动我们邀请到了植物爱好者协会的指导老师李静老师和协会会长田玉天同学为我们分享他们与植物之间的故事。
介绍一下植物爱好者协会!!!
武汉理工大学植物爱好者协会(简称植协)是经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和校团委批准,成立于年的一个关于植物爱好的校级学生社团
宗旨:“热爱绿植花卉,丰富校园生活”。
社训:“有花,有爱,有香,还有诗和远方”。
常规活动:植物技术培训,校园花卉随手拍,手工教学等。
其他活动:花艺沙龙,植物知识讲座等。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一下官Q:
嘉宾介绍
李静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导
??毕业于赫尔辛基大学
??现在学位:博士
??曾参与多项研究和项目
??在研科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田玉天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学生
??武汉理工大学植物爱好者协会发起人之一和现任会长
01
嘉宾分享
李静老师的分享
李静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与植物情缘的起源——冬凌草。其因生长过程中叶片上会形成薄如蝉翼、形态各异的蝶状冰凌片而得名。当时还在读本科的李静老师对冬凌草的药用价值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原来大家身边不起眼的小小植物却有着大大的作用。这让她感觉到“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也让老师对植物蕴藏的能量有了兴趣。
之后李静老师用亲身经历向大家分享了优秀的人应该做什么。首先我们要尽早确定自己的目标。经过高考的我们应该在大学里重新定义自己,并为之奋斗。她激励我们: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用空想代替了实际的行动,并未做出真正的改变。她在本科时期的勤奋与努力,让她不断向大家强调提高自己的重要。到了研究生阶段,她选择了更加深奥的植物分子遗传学方向。功夫不负有心人,李静老师在研二时期就发表了SCI文章。并且研三在夏令营的努力,也让李静老师脱颖而出,出国深造。
在初到北欧时,李静老师便感受到了很大的差别。外国的学校科研环境更为优越,学生效率非常高,不加班也不熬夜,也让李静老师感慨效率提高的重要,老师也告诫我们应当排除包括手机的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并提醒我们在出国时应当给予气候、身体、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全面的考虑,并且早做准备、下定决心。
田玉天会长的分享
田玉天同学主要向我们分享了植物爱好者协会的创办历程。
协会最先遇到的便是“找人”的困难,在去年11月8日召开第一次筹备组会议时仅有五位成员,尽管如此,这些热血青年们还是定下了大学的第一个小目标。而这次筹备组的会议也奠定了协会今后发展的基础。到之后在西院召开创始人大会时,协会人数已经扩大到二十人。疫情期间,协会也组织了许多的线上活动,邀请大家做了许多精彩的分享。今年暑假在李静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协会人数再次取得了巨大突破。在今年的十月份,经学校批准,植物爱好者协会创办工作终于圆满成功。“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在回顾完协会创办历程后,田玉天同学也分享了自己在创办过程中的所思所得。他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协会的创建并非易事,中途找人之难,人才流失等都是不小的挑战。而能取得成功,靠的不仅是各位创始人敢作敢为的品质、坚持不懈的毅力、携手向前的精神,还有李静老师、学长学姐以及学校的支持。相信这段富有意义的经历以及在此过程中积累的社团文化,能让植物爱好者协会像植物一样茁壮成长!
02
互动环节同学提问
主持人
请问李静老师,您是自愿担任植协指导老师的吗?
实际上,在田玉天同学组织这个植协之前就有学生联系我,说想做这个园艺社团。其实我觉得做这个社团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以前有意愿的同学我也很支持,但跟我联系了几次最后就不了了之了。我也知道学生的课很多、很忙,但是他能一步步坚持下来,最后还成功了。我觉得田玉天很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我自己也很佩服他。这真的很让我感动,我很愿意帮助他们一起办植协。所以肯定是自愿担任植协指导。
李静老师
主持人
请问田同学,南湖校区有多少种植物?
肯定是有特别多种,这里我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说不定学校也没有。但是我能向大家透露一下,现在植协一直在筹备一个活动,就是我们准备经过几年的积累,争取做出一个武汉理工大学的“植物志”。
希望能发动我们学生和会员,一方面能够以图片的形式,还有一方面可以做成标本的形式进行介绍。希望能够通过几年的积累能够做出这个东西来,我想这个不仅可以成为我们协会的“镇会之宝”,也可以作为学校的特色。这个短时间内肯定完成不了,需要我们协会一代一代的努力,哈哈。
田会长
这跟我的想法真的不谋而合,我曾经想写一本书主要就是关于武汉理工大学的植物,没想到你也有这个想法,可以合作。
李静老师
现场读者
请问李静老师,我们作为业余的植物爱好者,怎么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由业余慢慢地接触更多专业的知识,老师能不能给我们推荐一些入门的书籍。
这方面推荐书籍的话,如果你想了解微观的东西,可以看一下《生命科学概论》;如果是对植物感兴趣,比如是复杂一些的植物分类,刚开始可以在图书馆内找一些简单的植物学的书籍,最基本的了解常见植物的特性、简单分类还有与人类生活之间的联系。如果想深入了解比较专业的知识,可以选择分类学的书籍。我们图书馆在这方面的书籍据我了解也是挺全的。我在园艺方面实际上也需要再加强一些。给大家上“植物与生物”也是科普性质多一些,像植物与人文、政治、经济还有平时介绍的野菜,都是挺有趣的,这方面内容大家平时也能涉猎一些,对扩大知识面、了解植物类型还是很有好处的。
李静老师
现场读者分享
现场读者
植物学虽然是一门生命科学,但同时也具有非常浓厚的人文气息。大家可能更多是从美学的角度去欣赏植物,而不是像老师的研究那么专业,但我觉得这个东西非常能净化人的内心。今天老师的演讲让我非常有感触,我跟大家也做一个小小的分享。我是从喜欢、认识花开始,再认识其他各种植物。对我启蒙的是日本作家柳宗民的《杂草记》,里面有一句话“没有一种草应该被叫做杂草”令我非常有印象。每一种草都有自己的名字、自己的故事,甚至是融合在文化当中的神话传说,我们用一种平等的对待生命的方式去看待它,就会使我们感受到万物有灵。
左右滑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onglingcaoa.com/dlczz/6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