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冬凌草 > 冬凌草特性 > 正文 > 正文

CSCB2023分会场回顾之衰老与再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2/25 12:27:36
白癜风病友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3799.html
<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十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年全国学术大会·苏州”-衰老与再生分会场会议于年4月13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G-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刘光慧研究员和北京大学韩敬东教授共同主持,共10位衰老与再生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的科研成果和最新进展,并深入探讨了衰老、再生和疾病之间的联系以及相关前沿科学问题。

会议伊始,北京大学韩敬东教授分享了其将人工智能投入到衰老研究领域的相关工作。韩教授介绍了与人类衰老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具有一定的序列保守性,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筛选出与细胞衰老相关的lncRNA。此外,还介绍了其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数据构建的衰老时钟,以及其所研发的基于单细胞图谱进行细胞类型注释的最新工具——TOSICA。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分享了其在衰老过程中的编程与重编程事件相关的多项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其研究团队近期首次发现在衰老过程中古病毒复活这一研究成果,该研究也揭示了古病毒复活驱动衰老的具体机制,为干预衰老提供潜在新型分子靶标。

中山大学松阳洲教授介绍了细胞衰老过程中端粒的变化,端粒功能失调可导致DNA损伤和基因组不稳定性增加。通过针对端粒调控网络的研究,其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核酸酶,能够特异性切割和修复核膜附近的异染色质,从而延缓细胞衰老。

浙江大学医学院白戈教授介绍了肌萎缩症(一种衰老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应激颗粒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tRNA结合蛋白GlyRs是调控应激颗粒功能的重要因子,并在周围神经退行性病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阻断GlyRs与应激颗粒之间的异常互作则可减缓肌萎缩症的疾病进程。

上海交通大医院叶静教授介绍了斑马鱼的发育和衰老过程中的关键分子机制,研究发现斑马鱼中zfTRF2在神经发育过程中不是通过保护端粒发挥作用,而是通过保护基因组和调控转录发挥作用,并且在哺乳动物中TRF2下调可以加速衰老。

暨南大学鞠振宇教授分享了其在造血干细胞(HSC)衰老方面的一系列科研成果,介绍了其围绕染色质高级结构解析和多组学技术揭示造血干细胞衰老表观遗传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此外,鞠教授也分享了其在解析端粒缩短、慢性炎症、蛋白质稳态失衡和细胞能量代谢等在造血干细胞衰老和疾病中如何发挥作用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强教授分享了其在脑衰老与阿尔兹海默症的表观遗传调控方面的研究成果。刘教授团队发现ApoE介导了神经元组蛋白乙酰化,加剧了神经元的即时早期基因启动子中H3K27ac的富集,从而增强了小鼠的记忆。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宋默识研究员介绍了在线粒体缓冲细胞质中的蛋白压力从而抑制心脏的衰老方面的成果。宋教授团队发现线粒体对于细胞质蛋白压力具有缓冲作用,而这种缓冲作用的耗竭可引起线粒体膜电势降低,从而导致线粒体功能损伤和心肌细胞死亡。

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所的谢正伟研究员分享了他的团队开发的基于基因指纹和深度学习的药效预测系统--灵素(DLEPS),并基于该系统预测出激酶抑制剂GW、铁冬青酸以及冬凌草甲素等化合物具有延缓衰老的潜力。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沈义栋研究员介绍了团队基于组学技术绘制了线虫各组织的microRNA转录图谱,组织特异性microRNA分布图谱和microRNA跨组织运输图谱,首次构建了线虫跨组织microRNA传输网络,为探究不同组织间microRNA衰老信号流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本次会议充分展示了科学家们在衰老与再生研究中的卓越贡献,他们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和前沿技术的充分应用,深入地解析了衰老、再生及相关疾病的细胞分子机制和潜在干预策略靶点。让我们共同期明年的会议上出现更多的精彩成果和研究进展!

撰稿人:郑彦东,燕浩腾

审核人:宋默识

原标题:《分会场回顾之衰老与再生分会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onglingcaoa.com/dlctx/12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冬凌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