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冬凌草 > 冬凌草特性 > 正文 > 正文

今日小寒经严冬,更惜春华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22 11:42:39
白癜风治疗价格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74551.html
小寒

小寒是十二月节,

“寒”字下面两点是冰,

《说文》释寒为冻,

此时还未寒至极,至极是大寒。

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

这寒气其实是阳气上升,

逼迫阴气所为。

此时旧岁近暮,新岁即将登场,

寒冷鸿飞疾,坚毅的鸿雁

已先开始启程北飞了。

北有水成冰

南有成冰团

暑有三伏天

寒有在三九

今年的小寒时间为年01月05日星期二农历庚子年十一月廿二

小寒时节

正同云暮惨

劲风朝烈

北方干冷冻皮

南方湿冷冻骨

岐伯曰:

热无犯热

寒无犯寒

从者和

逆者病

不可不敬畏而远之

所谓时兴六位也

人们常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

这段时间的寒冷程度

从“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的俗语中可见一斑

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乡:小寒之日“雁北乡”,这个“乡”是趋向,北飞雁已经感知到阳气,是为先导。

二候鹊始巢:小寒后五日“鹊始巢”,喜鹊噪枝,已经开始筑巢,准备繁殖后代了。

三候雉始雊:再五日“雉雊”。雉是野鸡,阳鸟,雊(gòu),求偶鸣声。这时,早醒的雉鸠就开始求偶了,早春已经临近。

小寒习俗

—腊祭—

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小寒即是腊月的节气。

“腊”的本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

汉应劫《风俗通。义》云:“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已息,借此游乐一番。

《康熙狩猎图》

—冰戏—

北方入冬之后天寒地冻,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

《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

《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

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

此习俗一直延续到近代。

《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写有:“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

金廷标《冰戏图》

—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这天都会煮菜饭吃。

菜饭的品种亦很丰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

—食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要食糯米饭。

这与他们讲究食疗有关。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糯米饭太糯亦不好,一般是六成糯米和四成香米搭配,把腊肉和腊肠切碎后炒熟,加一些熟花生米和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小寒养生

小寒养生的基本原则仍是《黄帝内经》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饮食进补,养生有道

这段时间,饮食上要注意多吃温散风寒的食物,口味可以加重一些,如生姜、大葱、花椒、桂皮、羊肉等。

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

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

小寒起居,注意保暖

在起居方面,此时节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

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因此,最近到立春前,入睡前都别忘记泡脚。

三九严寒,需防冻疮

这个时节,好多人手上脚上的冻疮又准时来“报到”。小孩子因为生冻疮性情烦躁,让家长们不得安宁;老人们冬天本来手脚就不利索了,冻疮更让他们坐立难安

民间用生姜、雪水、冰块搓手、用辣椒水涂抹,这些偏方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手部血液流通,加速血液循环,但是这些方法仅仅适用于冻疮生成前。

冬练三九,锻炼身体

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但冬季锻炼应根据当日的天气情况选择运动方式与地点,要避免在大风、大雪、大雾、大寒中锻炼。

在今人眼里,小寒是个诗意的节日

在古代,在文人墨客心里,

小寒又是如何一番模样呢?

让我们一起感受文化的韵味。

小寒诗词

《冬夜书怀》

唐?王维

冬宵寒且永,夜漏宫中发。

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

丽服映颓颜,朱灯照华发。

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

?此诗抒发了诗人仕途不得意的苦闷,渲染了冬夜肃杀的景物和凄清的环境,衬托出诗人萧索迟暮的心情。

《腊梅香》

宋?喻涉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

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

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

问陇头心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

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

映月临风处,度几声芜管,愁生乡思。

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

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这首词也是咏梅的佳作,在小寒的天气下,梅花不畏严寒生发,香气缭绕,正如人们所说的“梅花香自苦寒来”。

《寒夜》

宋?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首诗是诗人在深冬小寒之夜招待来客时的即兴之作,表现了一种“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喜悦心情。窗外月光皎洁,和往常没有两样,但闻到了梅花的香气便觉得心境都不同了。

小寒惟有梅花饺,

未见梢头春一枝。

小寒天气,虽未报春消息

亦愿你冬季不再寒冷

愿你冬天快乐

旧岁近暮,新岁即至

寒冬到了

春天还会远吗?

素材综合自丨古典书城、传统古典中国风、二十四节气生活等,版权归属原作者,仅供学习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onglingcaoa.com/dlctx/86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冬凌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